算赋相关论文
"算赋"问题研究是把握秦汉赋役制度演变的应有之义,也是透视秦汉编户民负担叠加的重要一环。臧知非先生最近提出秦无汉式算赋论后,......
凤凰山十号汉墓中出土的竹简和木牍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中郑里廪簿是郑里贫民向政府借贷种粮的记录,牍文中的"口钱"并不是口赋......
汉代军费的基本来源是按丁、口征收的算赋、口钱和更赋.当战事繁多、军费紧缺时,汉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又采取过若干特殊措施来予以......
通过考古发掘的公元前2世纪的凤凰山汉简,从赋税史的角度着重研究记录农业税的甲组大简和反映算赋的丁组简、四号木牍和五号木牍,对......
由于古人在秦汉人头税问题上的混乱表述,致使后世学人莫衷一是。研究表明,"口钱"是指儿童税,而"口赋"并非"口钱",它是成丁税和儿童......
户口之所以作为国家财富的象征,首先是源于国家对于劳役的征发,因此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随着人丁税的出现,户籍制度更显重要.汉......
汉代算赋作为一种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它的起征对象、征收数额及其征收时间,汉代政府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也有例外,因此,算赋......
"算赋"在制度生成的层面,是"民不徭"之"赀"的结果,是授田制下编户民"事"义务的货币化,由"算事而赋"演变为"算人而赋",发展为人口税......
由于现存文献缺乏关于孙吴时期实行了秦汉以来长期实行的口钱、算赋制度的明确记载,以致史学界大都认为孙吴政权也同曹魏政权一样......
天长纪庄木牍《算簿》是目前所见到的第一份汉代县级算赋文书,深化了我们对汉代算赋问题的认识。《算簿》中的"事算",体现了徭役承......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是三国孙吴时期长沙郡与临湘侯国(县)的地方文书档案,其中黄簿民籍部分记录了当地百姓缴纳算赋情况,......
汉代的“调”除了按户或根据赀产征收外 ,还有多种途径 ,如按田亩、按奴婢数量等等 ,为“正税”以外各种苛捐杂税的通称。史书中并......
两汉时期与财政经济政策有关的"调",主要有以下4种用法:第一,表示调发、调度;第二,官府出钱采购所需物品,有时也称为"调";第三,作......
税收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主要支柱,税收的适当与适时,能很好地调动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能动力,能恰当地协调与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主体......